2021年3月28日 星期日

10種天然抗炎食物 防禦炎症避免慢性病

 

10種天然抗炎食物 防禦炎症避免慢性病

編譯/金沙

發炎會導致各種慢性病,哪些抗炎食物可以幫助減輕炎症?(Shutterstock)
發炎會導致各種慢性病,哪些抗炎食物可以幫助減輕炎症?(Shutterstock)
人氣: 253266
【字號】     
   標籤

很多人都知道發炎會導致各種慢性病。炎症幾乎和所有的疾病掛鉤,從髖部骨折、胃酸反流到神經退化都與之有關連。而且社會上常見的疾病如關節炎、糖尿病、高血壓、腸炎和哮喘等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發炎。那麼發炎到底是什麼?

健康界人士普遍認為發炎是多種疾病的根源。 由於生活環境中充滿了污染物,人們趨向於肥胖、生活壓力偏高,導致炎症日漸普遍。然而發炎真的那麼可怕嗎?

關於炎症的事實

發炎實際上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是身體減輕有害刺激,開始痊癒過程的免疫反應。身體受到外傷或病原感染,都可能引起發炎,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發炎會使我們的感染減輕,傷口和組織損傷痊癒。但是當發炎過度,例如類風濕關節炎,會真正的損傷身體。在肥胖、癌症和心臟病等疾病中,發炎都起著作用。

炎症的種類

炎症可分急性和慢性。急性發炎發病很快,隨即就變得很嚴重。慢性發炎是長期性的,可以拖幾個月或者幾年。長期發炎會導致類風濕關節炎、一些癌症、動脈粥樣硬化、花粉過敏等等疾病。(推薦:季節性過敏的5種天然療法

我們常吃的食物中含有能夠平衡身體發炎的物質,也有引起發炎的物質。在食品中摻入抗炎的天然食物,以及避免或減少促進發炎的食物,對我們的健康很重要。

10 種容易引發炎症的食物

1. 糖類

除了吃太多糖會導致蛀牙之外,糖還和癡肥、代謝綜合症,以及糖尿病等長期性的疾病有關。最近的研究證明,糖和奶製品容易引發粉刺。

2. 奶製品

世界上大約有60%的人無法很好地消化牛奶,而牛奶也是常見的過敏原,還可能引起炎症反應,包括腸胃的病痛,如便秘和腹瀉,以及皮膚病,如皮疹、蕁麻疹、痤瘡和呼吸困難。

3. 食用油

在餐館和家庭中使用的普通烹飪油具有豐富的歐米茄6(Omega-6)脂肪酸和少量的歐米茄3(Omega-3)脂肪酸,這種不平衡會加重癌症和心臟病之類的疾病。

4. 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會增加壞膽固醇,減少好膽固醇。它們增加炎症、胰島素抗性、肥胖,並可能引發退化性疾病。 在油炸、商業烘焙、快餐食品中都有反式脂肪,同時在用人造奶油、氫化油和蔬菜起酥油製成的食品中也能發現它的蹤跡。

5. 商業化生產的肉類

一般來說,為商業提供肉類的動物圈養環境都很擁擠。牠們的飼料中含有高歐米茄6脂肪酸和低歐米茄3脂肪酸,容易引發炎症,加上可能添加抗生素和生長激素加速生長。這種肉品應該少吃。

6. 酒精

常飲酒會引起喉嚨、食道和肝臟發炎,這種慢性發炎會促進腫瘤的生長,也可能誘發癌症。

7. 加工的肉類以及紅肉

醫學研究已經定位一種不是人類天然產生的分子(Neu5Gc)。攝入這種化合物後,身體開始產生引發慢性炎症的抗Neu5Gc抗體。 這種炎症與心臟病和癌症有關。

8. 精製的穀物

白麵包容易增加炎症,不利皮膚健康。(fotolia)
白麵包容易增加炎症,也不利皮膚健康。(fotolia)

我們吃的許多穀物是精製的。 精製之後的穀物沒有維生素B和纖維,只有空的熱量。 它們引發高血糖,可能導致冠心病、癌症和糖尿病。 最常見的精製穀物有:白米、白麵包、白麵粉、麵條,糕點、麵食和餅乾。

9. 人工添加劑

人造食品添加劑如穀氨酸鈉(MSG)和阿巴斯甜可觸發炎症反應,影響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等疾病的人群,而包裝食品通常含有人造食品添加劑。 購買前要仔細閱讀標籤,以衡量風險。

10. 冰淇淋

乳製品和糖的混合物不是一個很好的組合,即使聽起來健康,也會產生有害的影響。糖分含量高、飽和脂肪高的食物會引起炎症反應,使免疫系統過度活動,導致疲勞、關節疼痛,和血管損傷。

10種抵抗炎症的食物

當我們常吃有利於消炎的食物時,許多炎症的症狀會減輕,甚至達到完全好轉的效果。

1. 深綠色的葉菜類

維生素E是保護身體免受促炎症因子影響的關鍵。 這種維生素的一個很好的來源是深綠色的蔬菜,如瑞士甜菜、菠菜,西蘭花和羽衣甘藍。十字花科和深綠色的蔬菜含有較高濃度的營養物質,包括鐵和鈣,以及其它抗病的成分。

2. 富含脂肪的魚

富含脂肪的魚,如鯖魚、鮭魚、沙丁魚和金槍魚都有高度的歐米茄3脂肪酸,可以減輕炎症。有益的吃法是將魚加入菜單,煮或蒸,而不是油炸、鹽漬或曬乾。

3. 大蒜、蔥、薑

大蒜。 (Fotolia)
大蒜是很好的抗炎食物。 (Fotolia)

這些刺鼻的蔬菜是抗炎的超級英雄。大蒜的化合物可以降低發炎的物質,最好生吃;洋蔥有助於抑制在關節炎中引起炎症的物質;喝薑汁或將薑泥灑在食物上,可以減輕關節炎疼痛、肌肉疼痛。

4. 黃豆製成的食品

研究表明,黃豆製品對抗炎有效。黃豆有助於防癌和心血管疾病,還可以預防骨質疏鬆以及更年期症狀。

5. 蕃茄(西紅柿)

紅色多汁的蕃茄(西紅柿)富含蕃茄紅素,可以減輕身體和肺部的炎症。 煮熟的蕃茄比生蕃茄有更多的蕃茄紅素,蕃茄汁也很有益。

6. 椒類和芹菜

胡椒、青椒、辣椒等富含抗氧化劑和維生素C,具有極強的抗炎能力;芹菜抗炎,有利於緩解消化道炎症。

7. 甜菜

多吃甜菜和富含膽鹼的食物,可促進膽汁分泌。(Sea Wave/Shutterstock)
甜菜含有豐富的纖維質和葉酸,可以減少發炎。(Shutterstock)

這種明亮的紅色蔬菜在抗氧化性能上同樣出色。因為它具有豐富的纖維和葉酸,可以減少發炎,預防心臟病和癌症。

8. 鳳梨(菠蘿)

菠蘿含有減少體內發炎和腫脹的酶,以及極其豐富的維他命C,保護免疫系統健康。最好的食用方法是成熟之後生食。

9. 漿果

漿果富含抗氧化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對減少氧化應激、促進細胞再生很有幫助,這是保持肝臟健康、預防關節疼痛的關鍵。(Public Domain/Pixabay)
漿果富含抗氧化物,對減少氧化應激、促進細胞再生很有幫助。(Pixabay)

所有的水果都有助於抵抗炎症,因為它們的纖維含量很高。 由於富含抗氧化物,漿果的抗炎性能更強。

10. 堅果

像杏仁這樣的堅果富含維生素E、鈣和纖維。 堅果含有α-亞麻酸,屬於高歐米茄3脂肪的類型,有利抗炎。 堅果充滿了抗氧化物,有助於修復炎症的損傷。

此外, 橄欖油、 櫻桃、薑黃、 西蘭花、 黑豆都有豐富的營養物,具備消炎的能力。

附帶一款東印度和中國使用數千年的超級抗炎食譜 : 胡蘿蔔沙拉配生薑和薑黃,美味、營養又消炎!◇

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中年性生活幾次才健康

 

【中年性生活幾次才健康⋯⋯?】
加入Eliz LINE好友,健康知識一手掌握
年紀越大越要清心寡慾?錯❌!美國研究指出,適度的性生活不僅能減少憂鬱傾向,更能增強免疫力,對抗流感與感冒。若過度禁慾,男性甚至有發炎、排尿困難、攝護腺結石風險。那麼究竟要做幾次才健康呢?
專家建議「中年性愛頻率公式:年齡十位數乘以9」,乘積的十位數是周、個位數是次數。Eliz都幫你算好了💯
💛40歲建議「3周做6次」
也就是每個月8-9次,最適合成熟的你。
💚50歲建議「4周做5次」
也就是每個月5-6次,推薦給半百依然懂享受的你。
💙60歲建議「5周做4次」
也就是每個月3-4次,銀髮人生剛開始的你最合適!
💜70歲建議「6周做3次」
也就是每個月1-2次,老當益壯的你達標了嗎?
🌟Eliz溫馨提醒🌟
公式僅供參考,做多做少都沒關係,重點是彼此多多溝通、討論、享受過程,才能達到性愛養生的效果!
Eliz 你的國民健康好友

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每天最多可吃進多少糖

 另外,補計鹽6公克

每天最多可吃進多少糖?營養師教你看懂成分標示

2018-05-15 09:13元氣網 李芷薇營養師

圖/RF123
圖/RF123

糖,生命中最甜蜜的負擔

結束了一個早上辛苦的工作,午餐後同事問你要不要來一杯手搖杯;或在便利商店層架前,想來份點心犒賞一下自己時,突然想起糖可能會為健康帶來許多負面影響,於是你搖擺難以抉擇。最後,你要不失落地空手回到辦公室,就是帶著罪惡感喝下手搖杯或一口吃下點心。糖是我們生活中不能失去的重要夥伴,如果沒有糖,酸甜苦辣瞬間少一味!Vivian雖然身為營養師,其實也是個嗜甜如命的小螞蟻,就讓營養師不藏私與你分享,正確使用糖讓你生活甜的開心又健康。

了解自己最多可以吃多少糖?

討論糖的課題時,首先先讓我們了解一天糖攝取量應低於多少才能維持健康。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糖的攝取量在總熱量的10%以下,甚至可以將低至總熱量的5%將更為理想,若以成人每天攝取2000大卡計算,則來自糖的熱量應低於100大卡,也就是每天糖攝取量不可超過25克,若攝取過多,就會增加罹患蛀牙、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一張圖表告訴你每天可以吃多少糖。圖/Vivian營養師的營養週記
一張圖表告訴你每天可以吃多少糖。圖/Vivian營養師的營養週記

當個聰明消費者,找找身邊那些食物有糖。

換句話說,根據WHO的規定,每日攝取2000大卡的成人每天攝取來自包括食品或飲品製程中額外添加的糖分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及濃縮果汁的糖分應該低於25克。值得注意的是水果及牛奶等所含的天然糖分並不包含在此規定中。讓我們一起思考一下生活中有哪些食品或飲品含有需要我們留心的糖類!其實從蛋糕、餅乾到巧克力,幾乎所有的點心都有糖類,此外,碳水飲料、三合一咖啡、手搖飲等飲品可能也都有暗藏糖在其中。

閱讀營養標示,讓你清楚食品中有多少糖!

食品藥物管理署已規定所有的包裝食品與手搖杯必須標示其含糖量,因此透過閱讀食品營養標示,可以讓你更清楚自己吃下了多少糖。閱讀營養標示最重要的就是確認一包所含之份數,以下方餅乾營養標示作為示範,為本包餅乾含有三份包裝,若你吃完整包餅乾則糖攝取量為4.4 (克/份)* 3 (份)=13.2克。手搖杯常見標示方法則為標示飲料所含之方糖數,每一顆方糖為5克糖。下次選購點心或飲品前,不妨仔細閱讀營養標示的訊息!

圖/Vivian營養師部落格
圖/Vivian營養師部落格
圖/Vivian營養師部落格
圖/Vivian營養師部落格

超實用!減糖的小技巧

★仔細閱讀食品標示並紀錄一整天攝取的糖類,以協助自己有效地控制糖的攝取量。

★使用白開水或無糖茶品取代含糖飲料!可以在水中加入少許檸檬汁原液,增添風味。

★選用代糖取代砂糖,讓你以較低的熱量保留甜味。

記住這些飲食小技巧,輕鬆讓你甜的開心又健康!

圖片/ingimage
圖片/ingimage

常有人詢問:「營養師,今天朋友聚會我多吃了好多塊蛋糕,我該如何是好?」

我總是先恭喜他們,恭喜他們願意為自己的健康而多留心於自己的飲食!

然後,想與大家分享我身為營養師的理念:

「所有的食物都值得你去嘗試,只要記得維持『平衡』!」

偶爾多吃了一點甜食的聚餐之後,我會在未來的幾天內,更嚴格限制自己攝取甜品或是增加運動量,讓身體維持平衡唷。

本文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博士生、李芷薇營養師,

原文出處:Vivian營養師的營養週記

2021年3月8日 星期一

常見10種易增罹癌風險食物,營養師:紅肉攝取建議一週最多3次

 

常見10種易增罹癌風險食物,營養師:紅肉攝取建議一週最多3次

2020-04-13

癌症一直是眾人聞之色變的疾病之一,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除了不良生活習慣、壓力等因素外,最常見的影響因素便是飲食了。不良的飲食習慣長期下來容易對身體帶來各種負面影響,累積下來不容小覷,究竟有哪些飲食習慣容易招來癌症?來看孫語霙營養師怎麼說!

常見10大易增罹癌風險食物

孫語霙營養師表示,目前日常生活中已知容易增加罹患癌症的食物可分成十種,包括了有助滋養癌細胞的高脂肪食物;經過高溫炭火燒烤,容易產生「異環胺」強烈致癌物的燒烤食物;因食用油反覆高灣加熱,易產生「環狀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的油炸食物;因霉變產生強烈致癌物「黃麴毒素」的發霉食物(常見如花生、玉米);因鹽漬產生的「二甲基亞硝酸鹽」,易在體內轉生成致癌物的鹽漬食物;含有「苯並芘」易導致食道癌與胃癌的食物(常見如燻肉、燻魚);常見添加防腐的硝酸鹽,易在腸道轉變成致癌物「亞硝胺」的加工肉類;易引起口腔癌的檳榔;易引起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的酒精;以及受農藥殘留或非法食品添加物(塑化劑)的汙染食品等。

常見10大易增罹癌風險食物

加工肉類應盡量避免攝取

孫語霙營養師更進一步指出,像香腸這樣的常見加工肉類,在製造過程中大多會添加「亞硝酸鹽」,一旦在酸性環境中與乳酸菌作用,會產生強烈致癌物「亞硝胺」。不過依據台灣「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亞硝酸鹽、硝酸鹽可用量以NO2殘留量計為0.007g/kg以下,業者若依照規格標準使用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含量不足以造成健康危害。而不只是香腸,火腿、熱狗、培根、臘肉等加工肉品也都含有亞硝酸鹽,這些食物都應該減少食用頻率。

加工肉類應盡量避免攝取

紅肉攝取頻率建議一週3次

紅肉也是注重養生的人常拿來比較的肉品,也就是牛、羊、豬等哺乳動物的肉品,紅肉經高溫烹調會產生多達17種雜環胺,且煮得愈久或溫度愈高,形成的致癌物質雜環胺就愈多。以營養學的觀點,雖然大部分紅肉的脂肪含量高,高溫加熱後確實有致癌風險,但同時紅肉也含有豐富的鐵、鋅、維生素b1、b2、人體吸收利用率也高,只要適量食用、盡量挑選瘦肉的部位(牛腱、里肌等),攝取頻率以每周3次為限,還是可安心食用的。

研究:愛吃甜食罹患大腸癌比例較高

除此之外孫語霙營養師也表示,癌細胞分解糖的能力非常強盛,約為血液的20倍,當血液流過腫瘤時,其中約57%的血糖都會被癌細胞吸收成為養分。研究指出,愛吃甜食的女性,得到大腸癌的機率比不吃甜食者多3倍,因此也建議若能避免不必要的甜食也應盡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