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7日 星期三

44歲金控科技長陳昇瑋腦中風過世!年輕人為何也會中風? 10 大Q&A一次看懂

https://heho.com.tw/archives/78387?utm_campaign=rss&utm_source=yahoo&utm_medium=heho

玉山金控科技長陳昇瑋驚傳腦出血(出血性腦中風)過世,享年 44 歲。陳昇瑋資歷豐富是台灣知名的資料科學及人工智慧頂尖專家,曾任台灣資料科學協會理事長、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所研究員,創立資料洞察實驗室,發表超過 130 篇學術論文。他致力於達成產業 AI 化及轉型升級的使命,對台灣AI產業與人才培育貢獻良多。根據《聯合報》報導,玉山金低調表示,陳昇瑋在假日運動回家途中發生腦出血,緊急送醫搶救後不幸辭世。 過去大家一直把心血管疾病當成老年疾病,認為只有 60 歲以上、有肥胖問題的人才要擔心。但事實上,近年來, 50 歲以下的中風患者逐漸增加。因此年輕人可不能有恃無恐,以為腦中風離自己還很遠。

關於腦中風的十大 Q & A Q1:什麼是「腦中風」? A1:腦部是人體系統的最高指揮官,而腦部的血管,就像是自來水廠的管路,會供應家家戶戶所需要的「養分」。然而,管路用久了會有雜質沈澱問題,或是水管管壁損壞的問題,造成「水管」沒辦法提供遠端的地方得不到養分,腦細胞得不到養分的話,就會壞死。大量的腦細胞壞死,腦功能會發生障礙,也就是所謂的「腦中風」。 腦中風可以分 2 種情況,第一種就是水管用太久,沈積物太多,導致水流越來越小,某天一個比較大的雜質,將整個血管塞住了,那麼所謂的阻塞性腦中風就發生了。另一種情況就是沉澱的雜質慢慢腐蝕水管,管壁愈來愈薄,有一天如果水壓突然上升,可能使水管管壁破裂。這就是所為的出血性腦中風。

Q2:腦中風不是老人的專利嗎?年輕人為何會腦中風? A2:一般來說,有家族遺傳病史、愛吃重鹹、體重過重、缺乏運動、壓力過大、久坐少動、工時長,吸菸、飲酒過量的人,比較會腦中風。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鄭建興表示,雖然腦中風好發於 60 至 70 歲族群,但 50 歲以下族群也占約 2 成。 現代人的工作型態趨向久坐少動、工時長、壓力大、睡不飽,平時的運動量也不夠,再加上飲食愈來愈朝向高油、高糖和高熱量,富含抗氧物的蔬果攝取量更是嚴重不足。這些原因加在一起會造成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讓血管提早硬化。若又加上抽菸與過量飲酒,那更是火上加油。這一切就是導致慢性病年輕化的元兇。 Q3:愛運動的人也會腦中風嗎? A3:會。前些日子 37 歲健身教練「筋肉爸爸」突然中風,就是典型的「愛運動年輕人」也會中風的例子。三高指數看似正常的年輕人,其實很可能是因本身就有「凝血功能不正常」的狀況。這些人就不適合做激烈運動,如果做了激烈運動,反而很可能因為血液濃稠而導致血栓,容易在運動時發生意外。最好可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再來訂定運動規劃,會比較安全跟恰當。

除了不正常飲食造成肥胖以外,一些看似健康的人,也會因為長期使用 3C 產品,姿勢不良導致頸動脈被壓迫,運動或是撞擊時,造成撕裂、堵塞腦血管,進而中風。 Q4:瘦子就不會中風嗎? A4:曾有研究追蹤了3975名患有高血壓的60歲以上的老人,發現瘦的老人中風的機率只比胖的老人低一點。而證明中風是慢性病及不良生活習慣交互作用而發生的。若瘦子喜歡高膽固醇食物、炸物或菸酒,加上不喜歡吃蔬果和運動,就很容易中風。此外,少運動、常便秘或有冠狀動脈病史、高血壓的瘦子,也可能因為排便時過度用力,血壓變動太激烈 導致心臟收縮,而引起中風。
Q5:把血壓降低,是不是就不會中風了? A5:研究指出,低血壓和「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有關,有這個問題的人如果久站、待在悶熱的環境,或運動比較激烈時,血壓經常會突然掉下來。血壓偏低時,腦血流速度緩慢,甚至暫時停頓,使得高黏稠的血液易在已發生硬化的血管壁上形成血栓。使腦動脈管腔變得非常狹窄,並有高機率伴隨頸動脈斑塊形成,或使血脂、血糖濃度增高,均可以發生腦動脈發生堵塞的缺血性中風腦,導致局部腦組織因缺血缺氧而喪失功能。

Q6:腦中風是不是較容易發生在冬天、清晨? A6:整體而言並沒有顯著落差,但是個別類型的中風的確有差別。 冬天因為天氣寒冷,比較容易出現高血壓,這時候「出血性腦中風」的機會確實會提高。但是阻塞性腦中風則跟季節沒關係。用一天的時間來看的話,在一天裡頭,白天正在工作、活動時發生的中風,以腦出血的機會多;在晚上、大清早或休息時間發生的中風,則以腦栓塞較多。
Q7:怎麼知道自己是中風高風險族群? Q7:近年來發展的顱內及頸動脈超音波檢查能及早發現血管的硬化。腦部核磁共振是診斷腦血管疾病的利器,醫師可以清晰地看到腦部血管的狹窄病灶,甚至是微細的無症狀中風,及早進行預防和治療。

Q8:腦中風有什麼預兆? A8:如果發現以下症狀,就須留意趕緊送醫,中風的治療時間是「黃金 3 小時」。 手腳或臉部突然發麻或無力,尤其是身體的單側 突然感到困惑,口齒不清,或聽不懂別人的話 單眼或雙眼視力突然模糊 突然舉步困難,覺得昏眩,失去平衡或協調 突然不明原因的頭痛欲裂


Q9:疑似腦中風了,要怎麼辦? A9:要強調的是,並不是每個醫院都有辦法處理腦中風,靜脈血栓溶解劑也不是每一家醫院都有,如果送到不能處理的醫院,還得轉院,若是遇到交通阻塞,就更耽誤時間了。所以一定要打 119 ,透過救護車送醫。 醫院端常見的治療包括了血栓溶解治療、嚴重的腦內出血,會需要手術治療。具體還需要視病人情形以及醫院資源而定。
Q10:腦中風的預後如何? A10:在黃金期即時治療,能夠增加 30%的復原機會 急性期的腦中風病人,有 30% 會死亡,而存活中的 15% 能夠完全復原,其餘的會有輕重不一的神經後遺症。將近七成的中風患者在急性期會有半側肢體偏癱,吞嚥困難及尿失禁的現象,部分患者會遺留慢性的肢體偏癱問題,進而造成功能上的限制,甚至影響日常生活的獨立性以及生活品質,所以及時復健介入更是為腦中風照護的重要一環。 每個人的復原程度,需要視就醫速度、中風程度、復健情形,較難一概而論。





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

動脈硬化居然可逆轉? 關鍵在「壞膽固醇」

https://tw.news.yahoo.com/%E5%8B%95%E8%84%88%E7%A1%AC%E5%8C%96%E5%B1%85%E7%84%B6%E5%8F%AF%E9%80%86%E8%BD%89-%E9%97%9C%E9%8D%B5%E5%9C%A8-%E5%A3%9E%E8%86%BD%E5%9B%BA%E9%86%87-013800414.html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在台灣,每五人當中就有一人有高血脂!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死亡總人數高達5萬3,697人,比癌症死亡人數多出了5千多人,而這些疾病都跟動脈硬化有關,一旦發生心肌梗塞極易導致猝死。
新光吳火獅醫院心臟內科洪惠風主治醫師表示,心肌梗塞就像是土石流,血管就是公路。今天公路沒問題很暢通,明天颱風天來,照樣有可能土石流,而通血管裝支架是修公路。今天花了很多錢把公路修好了,明天照樣可能會土石流發生,所以心臟病真正的治療重點,不在於修公路,而是水土保持——血管壁的維護。
壞膽固醇越多 動脈硬化速度越快

導致血管壁增厚,造成動脈硬化的罪魁禍首就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簡稱LDL。研究發現,LDL越多,動脈硬化的速度就越快,當LDL控制在70-80 mg/dl的標準值時,動脈會停止硬化,往下降到65 mg/dl時,動脈硬化居然能得到逆轉。
洪惠風醫師指出,研究發現透過藥物如果能讓LDL降得越低,動脈硬化的逆轉就會更快。市面上有一種PCSK-9的抑製劑,它可以把LDL,不管原來的起始控制值,可以再降60%。也有一些研究發現,當大概降到35 mg/dl左右時,它可以讓動脈硬化逆轉得更厲害。
動脈硬化逆轉程度因人而異 降低心臟病機率是重點

三高控制不佳會造成動脈硬化,進而導致各類心臟疾病的發生。只要降低LDL,心臟疾病的發生率也就能夠降低。洪醫師表示,有些人壞膽固醇要降到30 mg/dl動脈硬化才會停止;有些則大概到100 mg/dl就會停止,標準平均值是70 mg/dl左右,因人而異。
洪醫師還強調,這是一個相對值,有些透過針劑注射的方式把LDL降到35的人,並不表示從此心臟病就不會犯了,但相較LDL高的人,他們得心臟病的機率更低。換句話說,降膽固醇的目的是為了降低動脈硬化的速度,只要降了動脈硬化後,就可以減緩心臟病,這就是整個膽固醇治療的重點。
有效控制LDL 遠離心血管疾病

醫師表示,新型針劑的治療方式,適合壞膽固醇服藥控制效果不理想、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病患,但因每個人動脈硬化逆轉速度有所差別,必須長時間持續實打才有理想成效。想避免動脈硬化,飲食少油炸,不抽菸,規律運動不可少,控制好LDL,才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好方法。

吃糖會有多大危害?教授為150萬欺瞞世人50年

https://med-net.com/CMSContent/Content/520?fbclid=IwAR0soAkBLsqyKaKHG2M2V36_POWxDyKJDE_ngnfdfgmGyqALrxYvBk5P55w

今天的文章,從一段塵封了50 年的秘密對話開始:
We are well aware of your particular interest, and will cover this as well as we can.(我們非常看重你的意見,我們將盡可能「搞定」此事。)
Let me assure you this is quite what we had in mind, and we look forward to its appearance in print.(我很確定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期待這些內容盡快發表、印刷出來。)
第一句話來自於當時哈佛大學著名的營養學教授Dr. Hegsted,而第二句話來自於製糖公司的高管John Hickson。
顯然,這個哈佛教授寫了一篇製糖業高管想要的「軟文」,而這篇軟文刊登在頂級醫學雜誌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以至於把心血管疾病防治的膳食建議「帶偏了」幾十年。
相關醜聞直至2016 年才被美國醫學會內科雜誌披露,但造成的潛在健康傷害,已經無法估量。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糖對健康到底有什麼危害?
今天我們請到了中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的麥憬霆醫生,來講講這段往事的來龍去脈。

用金錢洗白「糖的危機」
讓我們回到50 年前,文章開頭那個年代的美國。
可以說,美國是所有發達國家中「飲食最不健康」的,高糖、高脂、高熱量是美國人的飲食特色,這也導致美國肥胖、冠心病、糖尿病高發。
為了維持龐大的糖工業帝國的市場銷售,從上個世紀60 年代開始,各大糖巨頭組織的糖業協會就利用自己的「金錢」影響力,不斷對營養學專家進行滲透。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讓頂級營養學專家在頂級雜誌上刊登「糖無害」的觀點,於是他們找到了哈佛醫學院的幾名教授,和醫學領域最牛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當時每名教授收到了相當於現在5 萬美元(約新台幣150萬元)的商業賄賂,於是他們在之後的幾十年都為糖工業搖旗吶喊。
其中一位科學家正是開頭提到的Dr. Mark Hegsted,後來他當上美國農業部營養部門負責人,並於1977 年幫助起草聯邦政府的第一版膳食指南,另外一位是哈佛大學營養學院院長Fredrick J.Stare。
在之後的幾十年間,不管是學術文章還是官方膳食指南,都沒有指出糖的危害。直到2007 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聽證會上,都沒有任何糖與心臟病、糖尿病有關的警示。
50 年間,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糖遭受病痛,僅在2012 年度,美國就有702308例心血管及代謝疾病相關的死亡,其中已被證明有10.8% 的冠心病死亡及14.8% 的糖尿病死亡與含糖飲料相關。
前文提到的幾位教授已經過世,但真相在2010 年才被發現,並在去年被發佈出來,他們也被永遠釘在了學術的恥辱柱上。

糖到底有哪些危害?
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除了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以外,糖還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痛風等疾病密切相關。
有臨床研究發現,如果把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代替以相同能量的糖(蔗糖或果葡糖漿,含糖飲料常用添加物),會發現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這些變化都與冠心病風險增加相關。
換句話說,比起飽和脂肪酸,吃下同等能量的糖,對血脂的影響更大。
一項納入17 萬多人的研究探討了含糖飲料與冠心病的關係,研究者發現,每天多喝1 份含糖飲料(1 份=330 毫升,大約一杯飲料),冠心病的風險就增加16%,喝得越多,風險越高。
看來,糖吃多了真的會「傷心」

吃下多少糖就有危害?
答案是,即使喝一瓶600 毫升的含糖飲料,也會造成損傷。
常喝含糖飲料可能導致冠心病,這個是之前的研究中已經證實的。但想不到的是,一瓶600 毫升的含糖飲料也能搞出不少事情。
這個結論來自於一項今年發表於心血管領域權威期刊ATVB 的研究,研究納入健康的志願者,平均年齡為31 歲,每人發一瓶600 毫升含糖飲料(含72 克糖,能量為1200千焦),然後以喝純淨水為對照。
結果發現,喝完600 毫升含糖飲料後,志願者的微血管功能及大血管內皮功能明顯受損,可能與血糖增高引起的反應相關。

要限制的是「壞糖」
雖然一小瓶含糖飲料就具有「殺傷力」,但我們沒必要把所有糖都拒於門外。
因為醣類是人體必須的三大營養物質之一,應該均衡地攝入。真正需要限制攝入的是「添加糖」,即非食物本身含有的糖。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營養指南中建議:成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應控制在總能量的5%以下,即約25~30克每天。
說到糖的種類,額外添加的「壞糖」主要是蔗糖或果葡糖漿,而不是澱粉、纖維素等「多醣」。
如果大家留意過飲料包裝就會發現,大部分含糖飲料添加的就是白砂糖,而白砂糖95% 以上的成分為蔗糖,少部分添加的是果葡糖漿。
已有大量的研究發現,相對於澱粉等「多醣」,蔗糖及果糖可誘導血脂升高、胰島素抵抗、血小板功能障礙,最終導致肥胖、冠心病、糖尿病的發生。
如果能限制蔗糖及果糖的攝入,以上異常可得到明顯的逆轉。

多喝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
在含糖飲料中,除了常見的可樂之外,還有很多成員,比如果汁飲料、運動飲料、功能飲料、冰茶、優酪乳、涼茶、酸梅湯等。
以世界衛生組織「每天攝入添加糖不超過25 克」為準,隨便喝1 瓶飲料就可能超標。
轉了一大圈我們才發現,最健康的飲料還是——白開水。

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這類常見食品 常吃失智風險可提高75%

這類常見食品 常吃失智風險可提高75%

文/蘇冠米

血液中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增高。(Shutterstock)
血液中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的人,罹患失智症風險增高。(Shutterstock)
人氣: 25799
【字號】     
   標籤
最新學術研究證實,血液中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的人,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一般人可高至75%。神經學家指出,飲食中的反式脂肪,對於大腦的認知功能起到很大危害。

常攝取反式脂肪 失智症風險可增加高達75%

這項研究報告10月23日發表於最新一期《神經學雜誌》(Neurology),研究人員在過去10年內對1,628名60歲及以上未罹患失智症的日本民眾進行調查,記錄每人血液中反式脂肪的含量,並分析他們的飲食。為求嚴謹,研究人員還針對可能影響該疾病的其它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及吸菸等進行加權調整。
研究結果發現,血液中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的兩人,患上失智症的風險比最低的兩人高出52%和74%。
紐約康乃爾大學神經病學家艾薩克森(Richard Isaacson)指出,該研究為「反式脂肪與失智症」的關聯性提供了更科學的證明,「除了傳統的飲食調查外,此研究使用的是血液中的反式脂肪標準,替這項結果增加了科學性。」

含大量反式脂肪的食物地雷

從飲食中攝入反式脂肪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然而,生活中卻存在許多有反式脂肪的食物,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吃下肚。
在肉類、乳製品等食物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但人們最容易吃到的反式脂肪來自「人造反式脂肪」。人造反式脂肪是用植物油經部分氫化加工製成,使植物油從液體變成半固體,可以用來塗抹或作為內餡使用。例如人造奶油起酥油,因生產成本便宜、可長期保存,並能使食品具有良好的口感和質感,所以被廣泛用於食品加工業。
研究人員發現,受測者體內反式脂肪含量過高,最大的凶手是甜糕點,其次是人造奶油、糖果、焦糖、牛角麵包、非乳制奶精、冰淇淋等。
除此之外,在油炸食品(如炸雞、鹽酥雞等)、泡麵、烘焙食物、餡餅皮、比薩餅、餅乾和數十種其它加工食品中,都很容易發現反式脂肪的存在。

選購食品注意成分 避開「氫化」成分

除了會增加失智風險外,已有研究證實,每天只要攝取少量(4至5公克)的反式脂肪,就會增加血液中的壞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降低好膽固醇,讓血管容易阻塞及發炎,提高23%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有研究發現,反式脂肪與不孕、乳癌、糖尿病都有關係。
因此最好避開或少吃有反式脂肪的食品。在購買食物時,應看清楚食品成分標示,如果成分表含有人造奶油、起酥油、植物起酥油、(部分)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脂肪,或英文標示上有「Hydrogenated(氫化)」等成分,都建議避免選用。
購買食品注意食品成分,最好避開或少吃有反式脂肪的食品。(大紀元製表)
購買食品注意食品成分,最好避開或少吃有反式脂肪的食品。(大紀元製表)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2015年禁止了反式脂肪,據FDA規定,如果一份食物中反式脂肪含量少於0.5克,廠商可將食物標為「 0克」反式脂肪。
台灣衛生福利部也規範反式脂肪標示為「零」的條件:每100公克食品內所含總脂肪不超過1克,或每100公克食品內所含反式脂肪量不超過0.3克。
但即使是小劑量,如果長期或大量食用這些食物,恐仍危害健康。最好還是多吃天然食品,儘量減少或避免加工程度高的食品。◇

2020年5月14日 星期四

植物油變「食用塑膠」?精煉過程讓人心驚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8/3/1/n10181512.htm?fbclid=IwAR3FzhWSLK2eOM8OcTH8N7u9dE4ulfachV4St1BwXX0jJa9kEVGgdtDpgEc


——讀名醫新谷弘實著作《不生病的活法》(5)

文/白玉熙

現代食用油煉製技術,屬於溶劑抽取法,以來自石油的溶劑溶解大豆、芝麻等煉油原料。(Shutterstock)
人氣: 12335
【字號】     
   標籤
新谷弘實,享譽世界的日本醫學家,發明的以大腸內視鏡切除息肉的手術方式,取代了傳統開腹手術。本系列文章記述了他根據30萬患者的胃腸臨床檢查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
人們為了避開癌症、心臟病、腦梗、糖尿病、高血壓和各種高脂肪病症,都在儘量避開動物性脂肪的攝入。然而,人們卻不知道,即使是植物油,經過現代煉製技術的提煉加工,已經性質改變,多吃造成各種生活習慣病的風險不容忽視。 日本甚至一度將它們喻為「食用塑膠」。 而其中最毒的,莫過於西洋麵包、甜點、蛋糕中常常使用的人造黃油

現代煉油技術 讓植物油食用塑膠

我們先來看看一般植物油,也就是我們天天用來炒菜或者涼拌蔬菜的,從大豆、花生、芝麻、菜籽等天然植物種子裡提煉出來的食用油。也就是說,如果這樣的油都被煉油技術污染,那就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我們的生活——害你沒商量。
事實上,我們早已深受其害。新谷首先強調,「油是世界上最容易氧化的食物。」這意味著什麼呢?即使是傳統的、古代最原始的壓榨法製造的植物油,也不能避免跟空氣接觸,從而快速「生銹」而老化。
所以油這樣的食物,是不合適長期保存的,「新鮮」就等於健康。古代所用傳統榨油法無法加熱,僅僅使用壓力取油,所以完全就是生鮮的食物,雖然容易自然腐敗,無法長期保存,但是這樣一來,人們就會及時吃完,危害並不大。雖然含有渣質,不能煉製得透明如水,卻反而營養豐富,香味十足。
傳統製造食用油的方法,是使用物理壓力取油,製造出的油是生鮮的,無法長期保存。(Shutterstock)
但是現代煉油技術,屬於溶劑抽取法,非常可怕。它首先要加入來自石油的化學溶劑,然後以溶劑的力量溶解大豆、芝麻等煉油用的原料,把它們化成泥漿狀,之後還要加熱來分離出油質。這還未完,為了汽化內含的化學溶劑,必須以超常的高溫高壓處理這些油,這樣一來,這些油不再容易發生自然腐敗了,可以長期保存了。可是不知有誰還會認為這樣的油,是人吃的東西。這種不容易腐敗,意味著性質的變化,意味著天然的養分幾乎沒有多少了。
日本一度將這樣的油比喻為食用塑膠。儘管也許形容誇張,也有很多所謂的科學研究的反駁,但是日本民間的傳統企業,卻始終守護古老的榨油法,特意在標籤寫明使用傳統壓榨法。他們的產量雖無法跟現代化生產的植物油相比,因費時間和勞力,又無法長期保存,所以成本高,價格也相對貴,難以跟現代煉油技術抗衡,但卻難能可貴,令人心生感激。

不腐的嚴重代價:植物油變性成反式脂肪酸

新谷告訴大家,這種溶劑抽取法煉製的植物油,看似不易腐敗,卻付出了更加嚴重的代價。那就是油變成了對身體非常有害的反式脂肪酸
這種脂肪酸原本植物中並不存在,它因技術加工而普遍產生,能使人的身體增加惡性膽固醇,減少良性膽固醇。此外,據歐美的研究表明,它是致癌,引發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種種危險病症的黑手之一。所以,歐美各國對於食物中含有的反式脂肪酸有嚴格限量,超出限量就禁止出售。
但是日本這幾十年來,不僅氧化的牛奶和乳製品成了日常食品,新谷質疑這是花粉、過敏皮炎等頑疾的首要原因,但是看到他揭示出的煉油技術的污染,更是觸目驚心。何止牛奶氧化,連每天的食用油都在傷害人體,看似攝入不多,日積月累,誰也無法保證會發生何種病變。更何況,如今的年輕人,好吃西洋麵包、甜點,冰糕奶茶、鮮脆餅乾和速食品,這些浪漫美味、鬆軟和濃郁口味的美食,不僅多數含有氧化牛奶成分,更可怕的是,往往含有最惡毒的人造黃油。美味浪漫居然要以寶貴的健康作為代價。

最毒莫過人造黃油

人造黃油,也就是人造奶油,具有奶油的口感和美味卻並非真正的奶油。它就是人類為了追求奶油的醇香,使各種麵包、蛋糕等點心鬆軟可口而創造出的產物。通過特定的煉油加工技術,把本應該是液態的植物油,特意人工變成動物性脂肪油才具有的固體形態。這種變了性質的人工「仿動物油脂」,被新谷弘實斷定為「世上最毒食用油」。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明確提出,應從食品製造中移除反式脂肪。 (Scott Olson/Getty Images)
新谷對食用人造黃油表達嚴重警告,他說,反式脂肪酸含量最多的就是人造黃油。
很多人以為既然是植物性固體油,不含膽固醇,應該對身體無害,這可就大錯特錯了。他每每指導患者的飲食時,一定問及家中是否使用這樣的油脂,只要一聽到存有這樣的東西,他就會連商量的餘地都不給,立即警告患者,「趕緊將這個東西當垃圾處理掉。」
新谷說,原本常溫下的植物油是液體,原因是內含不飽和脂肪酸;而動物性油脂,之所以呈現固體,是因為內含的脂肪酸是飽和脂肪酸。
然而,明明原本是植物油的東西,為何會變成固體呢?其實就是特意以人工的方式在煉製過程中,加入「氫」這種化學物品,改變不飽和脂肪酸的性質,使之變成飽和脂肪酸,於是就出現了植物油的奇怪的異類——固體植物油。這就是所謂的人造黃油。
也就是說,原本就因溶劑抽出法而使得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再加入一種化學物,使之進一步變性,不僅反式脂肪酸大量產生,更在毫無防備的的情況下,攝入大量變異的物質,非常可怕。所以新谷建議,儘量遠離那些美味的西洋蛋糕、浪漫的甜點和油炸類、奶油類的香甜食物。
那麼,為了健康攝取食用油脂,避開現代煉油技術的危害,是否有簡單易行的辦法呢?讓我們下期再續。(續篇:最不易造成身體負擔的「吃油方法」/閱讀專題系列:讀名醫新谷弘實《不生病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