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視網膜剝離:若不注意5個徵兆 可致失明

療,可能導致失明。(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人氣: 580489
【字號】     
視網膜剝離在眼科中屬於急症,如不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失明。華人因為近視率高,視網膜患病風險也相對較高。據台灣衛服部表示,台灣每10萬人中就有16.4人患視網膜剝離,居全球之冠。該如何儘早發現、避免視力損失?又有什麼治療方法?
視網膜剝離(Retinal Detachment)屬於眼科急症。簡單來說,就是視網膜從原本的位置被剝離開,並且難以再接收到血管提供的氧氣和營養。視網膜剝離的時間越長,治療難度越高,眼睛永久性視力喪失的風險也越大。
視網膜剝離前,會出現警示的徵兆,此時及時尋求眼科醫生的專科治療,能夠最大限度保護視力,避免失明。

為什麼視網膜會剝離?

雖然是視網膜剝離,但其實發病的罪魁禍首是「玻璃體」。引起視網膜剝離的原因有:
玻璃體液化和視網膜變薄,會導致視網膜剝離。(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 玻璃體液化;
● 外傷;
● 晚期糖尿病。
玻璃體是一種填充在眼內的凝膠樣組織,當凝膠狀的玻璃體液化,會從視網膜上的裂孔或撕裂處泄漏,積聚在視網膜下面,造成視網膜剝離。
年齡增長或視網膜失常,都會造成視網膜變薄,當玻璃體變形塌陷,拖拽著視網膜,就會將變薄的視網膜撕破,形成裂孔。
而玻璃體內的液體就順著裂孔流出,聚積在視網膜下,使視網膜從底層組織剝離。這些組織中有層稱為脈絡膜的,含豐富血管。視網膜剝離的區域,就此失去血液供應,失去養分的視網膜停止工作,進而失去視力。

視網膜剝離的5個徵兆和症狀,需及時注意

視網膜剝離本身無痛,然而但在它發生之前,經常會有一些徵兆,如:
視網膜剝離徵兆/症狀之一:飛蚊症。(Wikipedia)
1. 突然出現的飛蚊症,也就是有很多細小斑點在視野中漂浮。
2. 一隻或兩隻眼睛看到閃光(像相機閃光),在晚間也能感覺到。
3. 視力模糊。
4. 一側眼睛的周邊視力逐漸減少。
5. 視野缺損,猶如被窗簾遮擋。
如果你感覺到任何視網膜剝離的徵兆或症狀,應該立刻緊急就醫治療,避免剝離發生或惡化。特別是如果年齡超過50歲,有家族史、高度近視,那麼視力損害風險極大,視網膜剝離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失明。

哪些原因導致視網膜剝離?

老年性視網膜撕裂導致的視網膜剝離是最為常見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玻璃體可能會不斷改變,出現纖維化收縮或液化的現象,最終導致玻璃體脫離視網膜表面。
以下風險因子會增加視網膜剝離的發病率:
● 年齡,發病常見於50歲以上的患者;
● 之前眼睛曾發生過視網膜剝離;
● 有視網膜剝離的家族史;
● 高度近視;
● 曾經接受過眼科手術,如白內障手術;
● 曾經有過嚴重的眼睛外傷;
● 之前罹患過其它眼部疾病或感染。

視網膜剝離的檢查

醫生會通過以下儀器檢查等手段來進行診斷:
視網膜檢查:醫生可能會用眼底鏡來檢查你的視網膜,眼底鏡可以讓醫生直接清晰地觀察到視網膜的情況,看是否有視網膜裂孔、撕裂或脫離等異常。
超聲波影像學:如果眼睛內部有出血,使得醫生無法通過眼底鏡清晰看到視網膜,則需采用超聲波圖像檢查。
即使只有一隻眼睛有症狀,醫生也會檢查另一隻眼。如果檢查暫時沒有視網膜撕裂,那麼醫生會要求你在數周之後複診,以確定玻璃體分離有無發展至延後性的視網膜撕裂。儘管如此,任何時候發現有新的症狀,都要立刻看醫生。

視網膜剝離的治療

視網膜撕裂、裂孔和脫離幾乎都需要用手術治療,有很多不同的手術方法。醫生會依据不同患者的情況來選擇處理方法。

● 視網膜撕裂

當視網膜撕裂或裂孔尚未發展至脫離的時候,醫生也許會采用以下手術中的一項,來預防視網膜剝離和保護視力。
激光手術(photocoagulation):眼外科醫生引導激光穿過瞳孔進入眼底,激光使視網膜撕裂的傷口發生灼傷,形成疤痕粘合,這樣使得視網膜被「焊接」至下一層組織,起到固定撕裂處視網膜的作用。
冷凍術(cryopexy):在給眼睛局部麻醉以後,醫生直接用一個冷凍探針置於眼球外面,其位置對應眼內視網膜撕裂處。冷凍使視網膜產生疤痕,使視網膜撕裂的地方安全固定在眼壁上。
上述兩項手術都屬於門診手術。手術之後,醫生會告誡患者一些注意事項,比如在兩周甚至更長時間內,應避免像跑步等運動或重體力勞動,以免視網膜撕裂再次發生。

● 視網膜剝離

如果視網膜已經發生脫落,那麼就需要手術修複,最佳治療時間是在診斷的幾天之內。眼外科醫生推薦的手術類型,會取決於幾個因素,包括視網膜剝離的嚴重程度。
眼內注射空氣或氣體,也叫氣體視網膜固定術(pneumatic retinopexy):將空氣或氣體注入玻璃體腔內,如果定位準確的話,可以將脫離的視網膜推到眼球壁固定,從而阻止玻璃體內的液體流入視網膜下層。手術同時醫生還會采用冷凝術來修複視網膜裂孔。
視網膜下面積累的液體會自行吸收,注射進去的氣體也會慢慢自行吸收。
縮小眼球表面,也稱鞏膜扣帶術(scleral buckling):外科醫生在受影響的鞏膜區域縫合一塊矽膠材料,引致眼球表面的體積相應縮小,使得玻璃體對視網膜形成的牽拉力減輕。
排出並更換眼中液體,也稱玻璃體切除術(vitrectomy):醫生將對視網膜形成牽拉力量的玻璃體內纖維化或液化組織切割掉,然後將空氣、氣體或矽油注入到玻璃體腔內,以幫助將視網膜撐回原位。氣體填充物和液體會被吸收,玻璃體內也會漸漸重新充盈體液。若用矽油,則無法吸收,可能需要在數月之後通過手術移除。玻璃體切割術也可能和鞏膜扣帶術相結合使用。
手術之後的數個月,視力可能會有改善,此時可能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確保治療成功。部分患者也許永遠無法恢複失去的視力。

含鋁食品吃多恐損智商 油條、海蜇皮小心吃

含鋁食品吃多恐損智商 油條、海蜇皮小心吃

「燒餅油條」是中式早餐中受歡迎的一道餐點。但為了增加鬆脆口感,普遍添加硫酸鋁鈉等添加物俗稱「膨脹劑」,造成鋁殘留量過多。(江柏逸/大紀元)
人氣: 5066
【字號】     
   標籤
【大紀元2017年1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曾晏均台灣報導)初冬季節早晚微涼,這時來杯熱呼呼的杏仁茶配油條,真是人間美味。不過喜歡吃油條的人注意了,台灣油條食品含鋁的情況相當嚴重,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腎功能不好的人要避免吃到過量的鋁,恐造成高血鋁症,增加骨頭及腦病變的風險。
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為了提升賣相、增加鬆脆口感,普遍添加硫酸鋁鉀(明礬)、硫酸鋁鈉等添加物,俗稱「膨脹劑」,造成鋁殘留量過多。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說,體重50公斤的人每週只要吃4根油條,體內鋁含量就超過國際標準。
不只是油條,海蟄皮、雞蛋糕、甜甜圈等許多烘焙食品都添加含有鋁的膨脹劑,由於含鋁膨脹劑膨發效果好、口感佳、成本低廉,被廣泛用於食品加工。消基會抽查27件市售食品中,就有多達11件食品鋁含量超過了食藥署訂定的草案標準。
、甜甜圈、雞蛋糕、烘焙食品都添加含有鋁的膨脹劑,身體在短期內大量累積鋁,恐損害腦部組織、神經系統,造成記憶力減退、提高失智風險。(Fotolia)
甜甜圈中添加含鋁膨脹劑,若身體在短期內大量累積鋁,恐損害腦組織和神經系統。(Fotolia)
身體在短期內大量累積鋁,恐損害腦部組織、神經系統,造成記憶力減退、增加失智風險,也會使骨骼含鈣量減少,嚴重時容易骨折。(這10種食物有益骨骼健康
有專家認為,鋁屬於人體非必要的微量元素,對腎功能正常者,藉著多喝水,約有99%的鋁都可經由尿液、糞便自然代謝排出。但是游開雄表示,雖然說有部分鋁能排出體外,但還是有蓄積的狀況,會使人體的神經系統損傷。
食藥署建議改用小蘇打等不含鋁的蓬鬆劑,並將修法限制含鋁食品添加物的使用範圍及含量標準,讓民眾吃得更健康。

避免鋁下肚 日常生活小細節多用心

儘量避免長期吃使用明礬、發酵粉等含鋁添加物的食品,像鬆餅、馬芬、糕餅、饅頭、醃漬蔬菜等。
另外,料理海蜇皮、海帶之前,先用600毫升的水加入2大匙食用醋,浸泡4至6小時後,再汆燙洗淨,可降低鋁含量。@*

研究:男性常做桑拿 可延緩老年癡呆症

三餐這樣吃少生病!常見營養4大問一次搞懂

華人對「吃」情有獨鍾。
談生意先約吃飯,心情不好時拉朋友下館子喝一杯,搬到一個新地方,沒多久就能對周邊的小吃店鋪如數家珍。
吃沒有錯,吃的「目的」卻可能決定一個人的健康。許多人吃,單單只為滿足味蕾的喜好,卻忽略了身體其它器官的意願。高鹽、高糖、多油的飲食愛好,給身體埋下禍根。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數據,在中國,10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台灣18歲以上的國人中,糖尿病盛行率約為8人中有1人。對比美國糖尿病統計報告在2014年和2017年做的先後統計,在美華人是極少數糖尿病發病率幾乎沒有下降的族群(多數族裔有明顯下降)。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持續不良的飲食習慣。除糖尿病外,不良飲食所造成的營養失調,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腎臟病、癌症等多種疾病的風險。

高鹽、高糖、多油  難戒的飲食習慣

近年來,雖然各健康機構都在勸人們改掉「高鹽、高糖、多油」的飲食習慣,但很多人仍照吃不誤。究其原因,其實不能完全歸咎於民眾。這些不健康的飲食元素在生活中實在無孔不入:一杯小巧的日清牛肉味杯麵(Nissin Beef Cup Noodles)含鈉量就高達1100mg,約占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2;一罐可口可樂,喝下去就相當於吃掉10匙的糖;油炸食品、燒烤、漢堡等外食不但價格親民,又很容易買到,讓人們想避也避不開。
另一方面,已經定型的飲食習慣,更是難改變的主因。從小到大的環境培養出人們的味覺習慣和對食物的認知:「吃甜食心情好」、「油多吃起來才香」、「醬料足才夠味」。等到不良習慣引爆身體上的問題,再想改卻覺得難上加難。紐約退伍軍人醫院系統營養主任王咪咪表示,很多人生病後被醫生限制飲食,經常苦於食物沒味道、不願遵守,改變飲食的過程「就像一場戰爭」。

一日三餐這樣吃 補足營養、預防慢性病

「營養」聽上去像個抽象的名詞。吃橘子補充維生素C、喝牛奶補鈣,這些人們都知道。具體怎樣吃才營養,你可能答不上來。
2015年,美國農業部(USDA)推出了第八版飲食指南,洋洋灑灑百餘頁,化為一個簡單實用的方法「餐盤法(My Plate)」。
一個餐盤分成四塊,分別盛裝水果、蔬菜、穀類、蛋白質,餐盤外再加上一小盤乳製品。
美國飲食指南建議的餐盤法(My Plate):餐盤分成四塊:水果、蔬菜、穀類、蛋白質,外加小盤乳製品。(Shutterstock/大紀元合成)
水果以未絞碎榨汁的全水果為主。蔬菜不要只吃某一種,應多做變化,像是不同種類的深綠色、紅橘色蔬菜,以及豆類和根莖類。穀類中的一半應是全穀,如糙米、藜麥、燕麥或全穀麵包。
蛋白質的來源除了雞鴨豬牛、海鮮、雞蛋等動物類,還包括豆子、豆製品、堅果等植物類。每一餐應時常更換蛋白質的種類,肉儘量選擇瘦肉,並且多用豆腐、豌豆、黑豆等素食來代替肉,因為它們的飽和脂肪較少,有些還含有較多的纖維質。
乳製品則建議選低脂或不含脂肪的牛奶、酸奶、起司或強化豆乳飲料。
無論是在外吃飯,還是自己準備飯菜,熟記這五個區塊,就能做到良好的營養均衡。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區塊都應控制鈉、飽和脂肪和添加糖的含量。
除了總體上的建議,對於日常生活中華人常見的飲食營養問題,營養師一一給予了解答。

Q1:外食怎麼吃才健康?

很多學生和上班族因時間緊、壓力大,午餐經常靠外食來打發。據大紀元今年8月報導,一名22歲女大學生,上大學後三餐常吃麵包,結果吃出嚴重的糖尿病。(太愛吃麵包 台22歲女大學生得糖尿病
工作和學習即便繁忙,也可以自帶簡單的營養午餐。在前一個週末規劃好下週的菜單,提前採購食材、準備餐點,工作日就可以輕鬆吃上營養又快捷的自備餐。
然而有些人不喜歡自帶午餐,或者很享受和同事、朋友出去吃外食的放鬆時間,這種情況也不用擔心,紐約港醫療保健系統(New York Harbor Healthcare System)退伍軍人部臨床營養師陳琍琍(Lili Chen)提供了兩個很好的策略:
1. 有選擇地吃外食
外食並不等於「不健康」,只要選擇健康營養的外食,也可以吃一頓好餐。多數連鎖餐廳,如麥當勞(McDonald’s)、溫娣漢堡(Wendy’s)、漢堡王(Burger King)的菜單或網站上都有標明餐點的營養值,可用作參考。中餐廳的菜單較少標註營養含量,但也可以根據菜的食材、做法來判斷。儘量避開明顯高鹽高糖、油炸的餐點。多選清蒸、燉煮、涼拌、烘烤一類的菜式,多選蔬菜類,主食多選擇五穀雜糧。
2. 一餐外食用另兩餐「中和」
節食的人常有這樣的罪惡感:一餐嘴饞沒守住,吃了不該吃的,覺得整個一天都「沒救了」。
其實不然。一天有三頓飯,如果一餐不健康,不妨在另外兩餐格外注意營養,把沒吃好的一餐均衡過來。學會平衡地調整三餐,總比徹底不管要強得多。「生活不是黑和白,而是一個均衡的過程。」陳琍琍說。

Q2:吃純天然的果汁、果昔,健康又減重?

吃純天然的果汁、果昔,是最健康的吃法?(Shutterstock)
把香蕉、奇異果、草莓、菠蘿果肉丟進榨汁機,按下開關等待30秒,倒進杯子裡,就是一杯清甜可口的果昔(Smoothie)。用它來做晚餐或甜點,是很多追求瘦身、健康飲食男女生的最愛。
純天然的果汁和果昔,自然比加了多種添加劑的飲料和汽水要健康得多。但營養師認為這種吃法還不夠「划算」。王咪咪指出,比起喝花樣繁複的果昔和果汁,直接吃「原始蔬果」要健康得多。原始的蔬果保存了自然界給予的特性。當人吃蔬果時,可以通過唇、齒感受到蔬果真實的質地和各自的味道,像草莓、蘋果、芹菜、蘿蔔,各有各的味道和口感。這個過程可以使大腦產生一種滿足感。
反之,喝果昔、果汁的時候,因為少了咀嚼的過程,吃起來很簡單,就很容易吃過量,導致攝入更多的卡路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臨床營養師黃家亮(Cynthia Wong)表示,對於把果汁當飲品來喝的人,很容易增重。當你喝一瓶水,不會有任何卡路里的攝入;但當你喝一罐12fl. oz的橘子或蘋果汁,就可能攝入約150卡路里。如果天天這樣喝,一年下來可能增重15磅。

Q3:吃維他命有用嗎?

美白就吃維他命C、壓力大就吃維他命B,心裡感覺很安慰,但真的有用嗎?
其實,現代人多半不知道自己究竟缺哪些營養素,對不同營養素的本身也沒有足夠了解。譬如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身體一次性只能吸收一定量。就算吃了很多,多餘的量也只會隨尿液排出體外。而脂溶性維生素E,攝入過多會累積在體內,反而有不良影響。
受訪營養師都表示,可以吃複合維他命(multivitamin)作保險,但「不要依賴它」。平時還是應從各種食物中攝取維生素和礦物質,吃多種顏色、深色的蔬菜和水果,三餐按「餐盤法」均衡飲食。
黃家亮補充,很多人最需要補的可能是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很難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量,而現代人經常待在室內,很少曬太陽,出門也塗防曬霜,應注意自己體內的維生素D水平是否合格。

Q4:做一餐幾頓才吃完,常吃剩菜會對身體不好嗎?

獨自居住的單身男女,為了圖省事,經常做一頓豐盛的飯菜,放在冰箱裡明後天接著吃;老年人愛惜食物,剩下的飯菜也常常留起來,不捨得扔掉。總吃剩菜,會不會吃出病來?
營養師表示,如果食物儲存得當、加熱得當,就沒有問題。通常食物可以在冰箱中儲存2~3天。儲存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食物煮完或吃完後,應立刻放入冰箱。在常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就可能滋生細菌。有些人擔心熱的食物會損壞冰箱功能,事實上不會造成影響。如果想將食物冷卻後存放,可以把食物放在大鐵盤裡迅速冷卻。
● 冰箱的溫度不能高於4° C(40華氏度);冷凍不能高於-18° C(0華氏度)。
● 再次加熱食物時,應確保食物熱透,湯類和肉汁類應煮沸再食用。
● 2~3天還沒有吃完的食物,應該扔掉。特別是用嘴接觸吃過的食物,因為我們口中的消化酶和細菌會加速食物的分解、變質。◇

2020年7月27日 星期一

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 5飲食地雷少碰為妙

高血壓都是吃出來的! 5飲食地雷少碰為妙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430萬名高血壓患者,其中高達160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每天還是把高油、高脂和高鹽的食物吃下肚。因為,除非經常量測血壓,否則高血壓很可能沒有任何症狀,而且即便有自覺症狀,也因症狀不具特異性,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至於已經被判定為高血壓的患者,根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的調查,高血壓患者中可以將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的比例不高,僅約30,距離及格邊緣很遠。其實無法良好控制血壓,其中很大的原因在於生活型態沒有適當地調整,尤其是飲食習慣這個部分,沒有好好的吃、沒有吃對食物。

台灣高血壓學會祕書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根據美國國際預防高血壓第7次會議報告(JNC7)的建議,維持理想體重、採高鉀及高鈣的飲食原則、減少飲食中的鈉含量、增加身體的活動量、避免過量飲酒等等,都具有降低血壓的功效。不但一般人可依此原則來預防高血壓,已經服藥控制高血壓的患者,可使降壓藥物的效果更理想,甚至可以降低藥物的劑量。

既然吃和血壓變化息息相關,那麼吃什麼或怎麼吃,會吃出高血壓呢?王宗道指出,臨床研究發現,高血壓的發生有其家族性,也就是和遺傳有關。如果父母一方有高血壓,下一代罹患高血壓的機率便為3050若是雙親都有高血壓,子女罹患高血壓的機率則上升至50~70。在高血壓的成因中,遺傳雖然占了重要角色,屬於先天因素,但是除了與基因有關之外,也與同一個家族中,不論在飲食或是生活習慣方面,都有極高的相似性有關係。

1、鹽分攝取過量:
外在的環境因素也可能影響血壓變化,其中飲食方面具有相當強的影響性,尤其是鹽分的攝取。高血壓與鹽分中鈉離子的攝取有關。因為攝取過多的鈉,會增加水分在體內滯留,循環血量一旦增加,血壓就會上升,且增強交感神經的反應性,導致血壓攀升,所以,要預防高血壓,飲食應該保持清淡,不要吃重鹹。

2、飽和脂肪酸吃太多:
除了不能吃太鹹之外,還要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取。研究分析發現,將食物中的脂肪總量減少,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對於降低血壓的效果最為顯著。而在選擇食物種類方面,可以增加蔬菜、水果、低脂食物、堅果類以及穀類等食物的攝取,盡量避免高脂食物及甜食、零食等,肉類方面則以魚類、白肉取代紅肉。

3、蔬菜、水果吃太少:
多吃蔬菜和水果、飲食要節制、將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之內,對高血壓來說也很重要。根據目前全球醫界及營養界公認具有控制血壓效果的高血壓保健飲食原則得舒飲食(DASH)臨床試驗,是將飲食由一般美式飲食,改變為富含蔬菜、水果及低脂食物,增加乳品與堅果類的飲食,同時避免食用含高脂、高飽和脂肪酸及高膽固醇的食品。

4、飲食份量沒節制:
已經有研究證實,體重每減輕10公斤,可以降低收縮壓520mmHg。而要健康減重,不外乎多運動以及飲食控制,改變飲食習慣對血壓值的影響很大,但也是最難做到的。但是其實能改善前述的幾項飲食習慣缺點,對體重控制就很有幫助,進而可以預防高血壓上身。

5、抽菸、喝酒不忌口:
抽菸會使血壓上升,還會造成心血管方面的傷害,因此務必戒菸。而有研究指出,適度且適量喝酒,可以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所以,有人為了預防心臟病,開始喝酒保健,但卻忽略了「適量」的問題,還有經常性的過量飲酒,反而容易使血壓上升,因此喝酒的「量」相當重要;不過,正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人,若是大量飲酒,也可能會使治療無效。

40歲後每增1歲,腎功能就衰退1%!9個危險因子常被忽略

腎臟的好壞,與全身代謝的順暢很有關聯,有人形容它是人體最大的淨水廠,是代謝廢物、調節水分與電解質平衡的重要器官,但多數人容易忽略它,往往是拖到有明顯症狀時才發現,這時腎臟多半已經衰敗得很嚴重了。
腎臟雖然耐操,卻不愛抱怨,即使腎功能已經降到正常的一半時,仍然能發揮正常作用,而我們並不知道它已經受傷。等到腎臟的功能持續惡化到只剩下不到正常的10%時,才較容易出現包括噁心、水腫、高血壓、倦怠無力、抽筋等症狀,一旦造成更嚴重的尿毒症時,就有很高的機率必須進入洗腎一途。
圖/常春月刊提供
圖/常春月刊提供
腎臟會隨年紀增長老化  影響因素與9件事有關
如同身體其他器官一樣,腎臟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老化,大約在40歲之後,每增加一歲,腎功能會下降1%,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輔仁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國城指出,如果年輕時腎臟是100分,到了80歲時,腎臟功能可能只剩下40分了。
影響腎功能好壞的因素多且複雜,盧國城歸納9大危險因子:
1、年齡增長、器官老化
器官老化是自然現象,但會加速腎臟老化的原因,多半是因氧化壓力所造成的各種慢性發炎反應,包括生活習慣不好、接觸過多毒性物質或本身有慢性疾病等,都會造成腎臟血管內皮損傷及小血管的硬化,讓腎功能衰退。腎功能衰退後,又加重慢性疾病的進程,形成惡性循環,腎功能又加速退化。
2、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腎臟病的種類中,因慢性疾病所導致的腎病變是國內常見的一群,尤其是「三高」族,因容易形成血管硬化,造成腎臟的損傷。
盧國城說,高血壓與腎臟病互為因果關係,腎臟動脈受到高血壓的影響,會令血管變厚、變硬,導致管徑變小,腎絲球因為缺血而萎縮,腎功能就出現異常。反過來說,若罹患腎盂腎炎、腎腫瘤、腎絲球腎炎等疾病時,也會引起高血壓。
3、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不少人喜歡把吃藥當作吃補,再加上習慣自行到藥房購買非經藥師開立的止痛劑或抗生素,甚至是一些來路不明的中草藥,一旦長期服用,或誤食有馬兜鈴酸、重金屬等成分的藥品,因具有腎毒性,就會造成腎臟的傷害。
圖/常春月刊提供
圖/常春月刊提供
4、飲食生活失衡
現代人工作忙碌,經常選擇吃大餐來紓壓,但暴飲暴食或外食族未顧及營養的均衡,長期缺乏蔬菜、水果的營養,又難以拒絕大魚大肉的飲食型態,就會吃進過多的蛋白質與熱量,造成腎臟的負擔。
5、水喝太少
水喝太少,就無法讓腎臟有效排出體內的毒素,當其累積在腎臟,當然會造成腎臟的傷害。
6、習慣性憋尿
憋尿時,膀胱尿液會上流,這時腎臟到輸尿管間的輸送不暢通,就會有泌尿道感染的風險,因為經常性反覆感染,抗生素的使用對腎臟是一大傷害;再者,憋尿後神經變得興奮,血壓上升,對腎臟功能也有傷害。
圖/常春月刊提供
圖/常春月刊提供
7、菸酒過度
抽菸喝酒都是腎臟病的推手,有統計指出,20%的腎臟病患天天抽菸,而酒精的熱量高,會造成腎臟負擔,更不利於腎臟排泄尿酸。
8、體重過重
肥胖的人慢性疾病也多,因此容易引起腎臟病變,而腰圍超過標準者,也要特別小心,可能會因為水分滯留對腎臟造成負擔,加速慢性腎臟病的進展。
9、心理壓力大
人在面對壓力時,腎上腺會分泌腎上腺素與可體松,讓胰島素下降,血中含糖量增加,長期下來,胰島素的調控變差,糖尿病就有機會上身,也因而影響腎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