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曾晏均台灣報導)初冬季節早晚微涼,這時來杯熱呼呼的杏仁茶配油條,真是人間美味。不過喜歡吃油條的人注意了,台灣油條食品含鋁的情況相當嚴重,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腎功能不好的人要避免吃到過量的鋁,恐造成高血鋁症,增加骨頭及腦病變的風險。
食品在加工過程中,為了提升賣相、增加鬆脆口感,普遍添加硫酸鋁鉀(明礬)、硫酸鋁鈉等添加物,俗稱「膨脹劑」,造成鋁殘留量過多。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說,體重50公斤的人每週只要吃4根油條,體內鋁含量就超過國際標準。
不只是油條,海蟄皮、雞蛋糕、甜甜圈等許多烘焙食品都添加含有鋁的膨脹劑,由於含鋁膨脹劑膨發效果好、口感佳、成本低廉,被廣泛用於食品加工。消基會抽查27件市售食品中,就有多達11件食品鋁含量超過了食藥署訂定的草案標準。
身體在短期內大量累積鋁,恐損害腦部組織、神經系統,造成記憶力減退、增加失智風險,也會使骨骼含鈣量減少,嚴重時容易骨折。(這10種食物有益骨骼健康)
有專家認為,鋁屬於人體非必要的微量元素,對腎功能正常者,藉著多喝水,約有99%的鋁都可經由尿液、糞便自然代謝排出。但是游開雄表示,雖然說有部分鋁能排出體外,但還是有蓄積的狀況,會使人體的神經系統損傷。
食藥署建議改用小蘇打等不含鋁的蓬鬆劑,並將修法限制含鋁食品添加物的使用範圍及含量標準,讓民眾吃得更健康。
避免鋁下肚 日常生活小細節多用心
儘量避免長期吃使用明礬、發酵粉等含鋁添加物的食品,像鬆餅、馬芬、糕餅、饅頭、醃漬蔬菜等。
另外,料理海蜇皮、海帶之前,先用600毫升的水加入2大匙食用醋,浸泡4至6小時後,再汆燙洗淨,可降低鋁含量。@*